2014年6月15日 星期日

學生筆記





釋道禾:《阿毘達摩的理論與實踐》期末心得報告


一、序

佛陀在入涅槃之前,曾叮囑阿難:「一切行者,應當依此四念處住。」四念處觀實是修行的基石。於《大念處經》中,佛陀曾開釋:「諸比丘!此是唯一之道能使眾生清淨,超越愁悲,滅除苦憂,成就正道,體證涅槃,此即四念處。」

有情的眾生因為執著四大、五蘊為實有,因此執著於色身生起「淨」倒,於感受生起「樂」倒,於五取蘊生起「我」倒,於心念生起「常」倒;且因這四種顛倒,成為攀求、追逐的僕人,作不了自己生命的主人。如果禪修者能精進勤修四念處,則能破除種種妄想執著,找到真正安身立命之處,如《圓覺經》中說:「善男子!當知身心皆為幻垢,垢相永滅,十方清淨。」

二、四念處

「四念處」亦稱四念住、四念處觀、身受心法,為佛陀開釋眾生的根本修行方法。指所緣處有「身」、「受」、「心」、「法」四個,建立持續及穩固的覺知,了解其身不淨苦、無常及無我的本質,斷除所有的貪瞋痴煩惱,從所有的痛苦中解脫出來。即四念處為:身念處(觀身不淨)、受念處(觀受是苦)、心念處(觀心無常)、法念處(觀法無我)。

三、安般念配合四念處的修行

「安般念」亦稱安那般那念,即覺知出、入息,安般念是佛陀所讚歎的修行方法,在三藏經典裡有許多關於安般念的教導,其中十六勝行或十六特勝,配合四念處修習,是一個完整由止到觀的過程,從開端至末端不必轉換業處,是個很殊勝的法門。在安般念十六勝行中,第一部分為身念處、第二部分為受念處、第三部分為心念處的修習,且此前三部分同時包含止與觀的修習,而第四部分法念處則是觀的修習,完全是屬於真實相的修習。

佛說修習安般念,能成就四念處;成就四念處的修行,就能成就七覺支;成就七覺支,也就能避開生、老、病、死的種種憂悲苦惱,即能成就智慧與解脫,究竟離苦得樂。

安般念中「身念處」的修習:

覺知長短息
以智慧引導長息
長的出、入息有益於安般念之修習
覺知全身息
以安息身行入禪定


安般念中「受念處」的修習:

覺知喜
覺知樂
覺知心行
覺知安息心行

安般念中「心念處」的修習:

覺知心
令心喜悅
令心等持
令心解脫

安般念中「法念處」的修習:

以觸分別五蘊
觀無常(觀五蘊的無常生滅)
觀離欲
觀滅
觀捨遣

四、心得

藉由此次報告,讓末學再一次的回顧修習禪法的過程,末學一直以來,皆是薰修安般念,即修出、入息的禪法,剛開始學習禪法時,實際禪坐與課堂上的理論,並無法做連結,常會有許多不同感受或境界出來,初期禪坐時,可能因為很少訓練禪坐,常會出現諸如:腿痛關、五蓋現前…等無法讓自己全身放鬆、安靜下來,狀況不斷產生,所以讓自己非常困擾,也曾令自己一度想放棄禪修,但後來隨著時間的累積,且學院同學在禪修上得到喜樂的分享,老師在課堂上循序漸進的教導,末學重新拾起對當初禪修的興趣,也開始依照老師的指導實際禪坐,漸漸的,隨著禪坐時間的增長,初期所遇的那些狀況,相對的逐漸減少,專注力也隨之增長,就算現在還是會出現雜念,但現在末學已可以很快的回到所緣(如:回到出、入息);以現階段的修習,透過老師您在課堂中所教的方便法:引導全身的放鬆,對末學修習禪坐幫助良多,現在已可以一坐下來,即可很快的進入狀況。當專注力較長時,會出現某些色聚,這應該是所謂的「禪相」吧;但在定力的培養中,末學還是欠缺時間的累積及練習。

此次報告中,會以「四念處」為主題,是期許自己能透過理論課程中的修習方法,融入自己實際禪坐,並將末學一直以來所修習安般念法門,配合四念處的運用,落實在日常生活中的修行,因四念處是佛陀對眾生開示的根本修行方法。

「活在當下,如實覺知!」是末學在禪修的啟蒙老師:玄法師常對我們叮嚀的口頭禪,也是末學一直謹記在心的座右銘;因四念處的精神在如實的觀照,什麼是「如實」,就是「照它實際的面貌來認知」,如實的觀照是緊緊地貼近於具體的身、受、心、法的當下,不需要透過任何的媒介和解釋的純然體驗,唯有這樣,才可以當下看見真相,也才會真正放下內心的執取,有效地解除苦惱和不安。

當我們愈覺知自己的各種動作,以及從它們所產生的各種感受、念頭與看法,便愈能清楚洞見自己當下做那些事的緣由。這還需我們透過不斷的自我觀照,看清自己的妄想執著,然後轉化它,內心就會愈來愈善良、純淨。人的心理運作:經驗、想像、觀念、需求是很複雜的,這就如我們都希望能得到溫暖、肯定,有很多的理想、夢想、很多的見解和信念,可以說一個人的心就是一個世界,很難一一觀照,如果優先把最有問題的部份處理好,就算不錯,可以自我鼓勵了!而當我們清楚覺知念頭、話語與行為滋生的根源時,便有機會增長布施、慈愛、悲憫與智慧,去除貪欲、瞋恚與愚痴,因此這不僅是利己也是利他之有效的修行法門啊。

五、參考資料:
1、《念處之道》-大念處經講記/性空法師 著/香光書鄉出版社 出版
2、《阿毘達摩的理論與實踐》-清淨道修習次第/性空法師 著/香光書鄉出版社 出版







釋道澤:禪修筆記

從研究部開課後,很快的一個學年度居然莫明的逼近。末學感慨,為什麼上課學習的時間總是不夠。自從學佛以來,在禪修方面的接觸,授課教師在方法的操作上都非常的用心指導,苦於實際學習上時間的不足和自己平時的精進不夠,相對在操作上解決應變能力也有限;但末學還是好樂,每次只要是安排禪修的那次上課,我和師兄弟們都會異常開心,期待這門課程。師兄弟們也很貼心,早齋後大家會一同進大寮,分工合作用最簡單和最有效率的方式備好中餐和去睡魔的茶葉、咖啡,先將大眾事安排妥當;然後大家開始調整氛圍抱著滿腔的期盼,希望好好把握住這一日短短五小時的禪修,分秒都不願錯過,期盼透過五小時的禪修能真正地讓自己身心靈能夠得到提昇,感受到禪修世界的那份平靜祥和,自由自在。

我們喜歡這門課還有一個原因,也是這門課的特色,一週是法義的薰習,一週便是實際操作,而且老師的教導方法非常清晰實際,在這五個小時中老師並不會嚴格要求我們,一定要依著時間表來修習,我們可視自己的狀況決定坐禪或行禪,但強調的是任何時候都要保持覺知。末學這幾年因個人因素,學習都是斷斷續續的,以下末學也僅能依片段學習中的體會來分享心得。

實際過程分享

一、第一支香練習打坐

在老師帶大眾做完放鬆筋骨柔軟後,弟子循著老師的音聲帶領教導放鬆後,先所緣在觀呼吸,可能因弟子平時多數在動態中,這一靜下來完全放鬆後,雖說還是大白天,我真的昏沉到不行,不要說專注觀呼吸,連注意力都完全無法控制,一再提起正念,但可能是生理狀況的關係,還是不ok。弟子索性依之前的慣例放鬆閉目養神,不做想,也不知道是不是真有睡著,只覺得身體顛了幾回,好像精神好多了,這時我提起正念,挺直身體將所緣放在人中的位置,先讓自己當下清楚明白,看著自己呼吸,感覺漸漸輕鬆,念頭也清楚在打坐,只是很專心的一直所緣在自己的呼吸上,看著自己的出入息,一下子很快的聽見了磬聲,心想我浪費了一支香,好嘔喔!起身動動身子,與同學們當兩眼相對時,都是默然沒什麼特別的念頭,應是彼此都很清楚今日是一日禪,連下坐後也要保任這一念吧!

二、第二支香觀呼吸

第二支香,末學依照老師的教導,繼續用觀呼吸的方法,這支香不再惛忱漸漸清楚自己是在打坐,這時還是所緣在觀察自己呼吸(出入息),慢慢查覺到自己的呼吸居然這急促,我當下一個念頭,怎麼我現在是坐著沒動,怎麼呼吸也這麼快;我繼續看著它(呼吸),又念頭一閃作意自己應該安住當下再繼續看著呼吸,仿彿身心狀況漸緩不再那般,漸漸安穩許多後當下還在看著我的呼吸,出現一閃,“觀息長、習短”的這句,已經歷經多位老師的教導,但這次在第二支香時念頭閃出這一句,用心覺察知息長,知習短,我不知道這樣子對不對,當時心情有開心,覺得可以把上課的法義,實際的運用,這時應該是所謂的心念『舉』吧!馬上覺得,念頭不在呼吸上了,剎那覺得腿好酸、好痛,實在太痛了,受不了,一直想起身一刻坐都坐不住了,腿像是被馬蟻軍隊在鑽一般,難過極了,一直忍一直忍,所以念頭也一直無法完全靜下來...,這時聽見磬聲,馬上起身動動手腳,舒解我那痛腿麻腳,當下真是一大解脫!這應該也是知“念處”吧,只是我的所緣用錯了,哈哈哈。不過,說實在的,我也感到真是太慚愧了。

三、午齋/午休

午齋後,末學抱著慚愧的心情,本想就此經行到第三支香開始,後來我還是擋不住睡魔軍的惡勢力,我舉白旗投降,另約周公去了。

四、下午的禪修

一開始上課,老師便報告下午的時間採自由方式,讓我們自己視個人狀況決定修習方式和時間,且開放自由進入小參。內心不斷告訴自己要好好把握,所以一開始末學就不預計去小參,最主要是平時真的沒有這種機會,讓我們可以連續幾個小時禪修,且又有善知識陪同,這種氛圍很好,心想要好好把握這僅剩的三小時。

當同學們陸續進入小參,我也開始我的學習體會,這支香狀態一直很不錯,身體漸漸輕鬆而且感覺非常舒服,慢慢眼前呈現一跎外圍有微光,不是很亮,面積也不是很大,會像電波的那樣一閃一閃,且是有規律的在動,速度慢慢的,但不是向老師說的,像白色的棉花糖那樣,,是灰灰的,剛開始我跟隨著,後來我有試著照老師教的“作意”,專注讓它更穩定後,企圖讓身體也融入如課本說的所謂的“遍處”專注著…專注著…,隱約感覺有人在走動時,我知道我已在狀況外了,但那時我還不想起坐。

我嘗試再專注,發現不如預期,也可能是心太急於想入狀況,所以一再失敗。再繼續時身體卻有晃動的現象,這時有想到如果這是風大,那該用地的堅固來穩定,但這是理論,我不知道這時應該怎麼做才對。本想進去小參請教老師,但只剩一小時心想還是實際練習要緊;接下來的那支香便一直在觀呼吸,一點都沒進展就聽見老師的磬聲了,一日禪便在老師的開示聲中結尾了。

末學不知道這樣禪修的狀況如不如法、操作方法也不知道對不對,還是都只是自己用自己的主觀意識,胡搞瞎搞盲修瞎練,就末學的所理解四念處「身念處」、「受念處」、「心念處」和「法念處」。念處的意思是我們把心繫念一處,也就是持續覺察我們身或心的狀態。末學目前都只在練習安止,但若是心念處應是觀察心的活動,那是不是在日常生活中,就要常常練習,對這念心保持覺知,並洞悉這念心的起因,以利我們更清楚自己的身心狀態,進而做為我們道業增長的資糧,當然這樣的動態如沒有靜態修習的底子,在速度飛快的剎那我們是無法做到的。

以上是末學的觀點,真的不知道有沒有偏差,還望老師指導;同時也期盼還能有因緣再繼續薰習。





釋道維:一日禪心得

一、前方便 
終於等到每學期最期待的一日禪課程,滿心歡喜,在這一天可平反平日少打坐的懈怠。又有老師的慈悲發心指導,以及最好的時間環境之配合,正是我們精進的最佳時機,放下鎖事及好東摸西摸的壞習慣,前一日早早就寢,隔日以好的精神來把握當下。

在一日禪的前一週,班長一如往常的請同學共同發心,同學們便齊心合力的將教室打掃過後,接著馬上排好蒲團,雖然有比平時的多幾位同學動手幫忙,還是固定有幾位同學一下課就馬上“逃”走,深怕被叫住,而且每次總是這麼趕、這麼忙!也許他們真的很忙吧!我們大家只能告訴自己,多做是與大家結緣,護持有心學習的人,便不多想了!從這裡也可以反觀,自己的心念,是否起計較心呢?還是有其它不善心所起呢?又或者,反觀自己是否平常因為忙某事,也曾經令人有如此的感覺與想法呢? 嘻!真是有趣的緣起法啊!

二、第一支香 鬆筋排淋毒

平日的累積,令我們的身體如被擠壓過的麵包一樣,硬如石的麵團,在老師的帶動下,左拉右拉,前後左右的伸展後,鬆了許多,感覺自在了點,身體較能聽我們使喚了,而且光是拉筋,就有氣血循環,毛孔通氣,排了點汗的效果,不必氣喘如牛的運動,就有這樣的效果,感覺很棒!曾聽聞這些簡單的拉筋及拍打、甩手等運動,皆有助於排淋巴的毒素,諸如身體所積乳酸等…,俗語說:「要活就要動!」、「通則不痛,痛則不通!」。這些都告訴我們,應適當的運動,幫助氣血循環通暢,老師所帶的幾個動作,適合各年齡層,因此學生一回常住,便馬上與年紀較長的師兄們分享,也願他們不只有勞動,也要運動,以滋養色身!

再來就是老師以指令信息,一部份一部份循序的令我們全身每一關節、每一肌肉、每一毛細孔都放鬆,感覺非常舒服,真不可思議!

三、第二支香 渾盹闇裡過

前晚雖提早就寢,但不知怎麼,一靜(鬆)下來,昏沉之魔又來襲,一但發現昏沉就馬上再數息,如此約五、六次後,竟然下課了,時間就是如此的快,就這麼昏沉地又度過了一支香,真是氣人啊!都怪平時太少坐,才如此的力不從心!第二支香完,便是午齋與午休了,動作快一點,午休了一個小時後,為了不要再浪費黃金般寶貴的時間,再也不想打盹昏沉的度過,便灌了一大杯的咖啡,卻被師兄取笑:打坐還須靠咖啡提神,呵!功力真差!」…真是慚愧無比呀!

四、第三支香 習慈心觀

慈心觀在之前練習過幾次,但這次最有特殊的感覺,在老師的指令下,從最敬愛的人、平淡之人到厭惡之人的慈心祝願時,每一個步驟皆尊循老師的指令引導,對象也快能設定好,但就在每一對象觀時,都會有另一個我如螞蟻般被海棉之類的東西擠壓的畫面出現,雖未感痛苦,卻也有悶悶的不舒服感,我認為可能是地大作怪吧!

五、第四支香 柳暗花明

小參開始,請教了老師此狀況,心得是:若在修安般念時出現,則可重新回專注所緣,或予以數息,便可改善。另外我認為若在慈心觀有此狀況時,可把這螞蟻也列入慈心祝願中,也許會改善。愈是討厭、害怕的人與動物,更要循序地以慈心觀來改善。這招雖有效用大小差異,但學生卻是屢試不爽呢!

六、第五支香 進入佳境
  
小參完後,清楚明白了,就更能放心的坐下去。這支香的狀況很好,第一次在所緣的大範圍處有強烈的光茫,很亮,範圍有點大,但是要更進一步的把它縮小與所緣結合,卻力不從心,又碰上引磬""起身的聲音,是最後一支香了,所以很可惜。但禪修課總廻向完,對於一日禪修,仍是如露甘霖的清爽舒適,心雖然專注所緣一整天了,卻感覺是放了一天假的輕鬆自在。這比睡一天還舒服,因為睡覺時常做夢,睡醒時,反而有點累呢!這下終於了解佛陀要我們攝護根門,修念住了,如此以來能比散漫的心更有強大的心力學習善法,開展智慧,遠離貪瞋痴慢疑等煩惱,邁向解脫之道。

七、危機意識
  
由去年至今年,發生了許多天災與人禍,而且遍及全世界,並非台灣才有如此令人不安的環境。就連理智的副院長,也非常重視核能污染及海平面上升等問題,雖然我認為其嚴重性應該要再三十年才會發生,但其它的天災人禍確層出不窮,加上出家了好幾年,年齡即將邁入三十五的關卡,這讓學生開始有點著急,定的功夫沒有進展,試想,當災難來了,又無處可逃可躲時,面對下一分鐘就可能死亡或重傷殘廢的危機時,「外相是出家眾的我們,應如何從容應變?」,想逃逃不了,若苟且逃過了一劫,方法不光明,又連累了佛教的名聲。因此在那短短的幾分鐘內能不能向《念處之道》裡所提到的長老比丘因平時的精進修禪的串習力,能在最後緊要關頭,證得果位,不被外在的老病痛所影響,他是如此自然的接受老病痛的反應卻不感覺受折磨,泰然自若的走完生命的最後一刻!我們也想要如此,生老病死苦是無法避免的,要能如此的卻沒幾個。

八、改變求進步

像學生這樣「一日捕魚,三天曬網」,哪來的串習力呢?有一堆的理由卻是逃不出欠缺自我的自治力,哪怕時間不多,只要善的慾望,也是可以安排的出來一部分自己用功的時間。只是在於要不要而已!

佛陀時代要弟子初夜精進、中夜休息、後夜精進,雖然我們也是初夜未睡,卻非精進,摸到十二點才就寢,四點打板起身,睡眠時間一樣是四小時,但與大智慧佛陀,所制的不同,因為中夜休息,也與現代醫學的人體新陳代謝、黃金排毒時間是晚上十點至凌晨二點的時間不謀而合呢!

因此在凌晨二點半到四點起板期間,至少有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可安心的打坐,這不僅可以配合常住的作息,可更持續、少間斷的練習禪坐!


感謝老師這幾年來的不辭辛勞的傾囊相授,讓學生們對佛法有了更切身的體驗,從第一次上老師的課感覺,活潑生動的唯識課程,到現在的禪法課程令人有了迫切修行的意念,每次上完課都是法喜充滿,意猶未盡!希望後年老師可以再撥空來為我們授課,期待您再次的到來!

2014年6月1日 星期日

人本佛教學術論壇



宗旨:

養諄佛學院是經內政部立案之佛學院,致力於佛教正見之傳播與研究。依本院創辦人體証 上人所頒院訓「續佛慧命」為指導方針,為促進佛教學術之發展,特別成立《人本佛教學術論壇》,配合時代思潮,定期以佛教相關主題,進行佛學論文徵稿獎學金。

2014年論壇主題:

漢傳佛教人物探討,以古今高僧為主軸,舉凡譯經、義解、神異、習禪、明律、遺身、讀誦、興福、護法等議題的學術性論文,均為本論壇所歡迎。

點評人:
慈光禪學研究所及禪學院院長惠空 法師
福建省開元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長本性 法師
養諄暨台中假日佛學院副院長兼教務長心承 法師
養諄暨台中假日佛學院研究部教師見岸 法師



發表論文:

論文題目
作者
1
清末民初太虛大師護法護教精神初探
釋道禮
政治大學 歷史研究所碩士生
2
淺論近代高僧虛雲老和尚對續佛慧命之貢獻
釋慧文
福建師範大學 中國古典文獻博士生
3
慧遠「中陰」思想之研究——
以《大乘義章》「四有義」為中心
黃武達
華梵大學 東研所博士生
4
〈物不遷論〉——
僧肇由世俗諦通向勝義諦的進路
吳清海
南華大學  宗教研究所碩士生
5
略論慧遠大師對漢傳佛教發展的貢獻
釋乾亨
福建佛學院研究生
6
論百丈懷海禪師立清規
釋傳詳
福建師範大學 文學院碩士生
7
近代漢傳佛教向南洋地區的傳播
——以圓瑛法師七赴南洋為例
孫源智
福建省開元佛教文化研究所 研究員
8
鏡盦法師與馬來西亞佛教
陳愛梅
馬來亞大學 歷史系博士生
9
鳩摩羅什大師“破戒”新議
釋衍宏
閩南佛學院碩士生
10
明末高僧獨湛性瑩事蹟略考
林觀潮
福建省開元佛教文化研究所 研究員
11
由「惑」到「斷惑」
——論華嚴與唯識二宗祖師所詮義解之交匯
釋海門
佛光大學中國文學與應用博士生
12
雲棲蓮池與禪宗授戒法系論析
馬海燕
福建省開元佛教文化研究所 研究員


2014年5月4日 星期日

院長的願力


2014年跨越海峽兩岸人本學術論壇


院長的願力

我願生生世世,都要在娑婆世界行菩薩道我的徒弟們,還有許多的法師都說我很勇敢,不怕娑婆苦;我知道娑婆極苦,我也並不是以苦為樂,為什麼我發這樣的願呢?還要再來娑婆世界?我要在這個娑婆世界,透過一再的學習深深烙印我成就的腳印,直到龍華三會彌勒菩薩再來。

釋體証發的願就是,『不怕佛道長遠,不畏眾生難度,只為佛法興盛』,再艱苦、艱難,我要為這個願力負責,不怕輪迴,只要輪迴過程有成長,那我願意生生世世來到人間!






《大智度論》- 見岸法師教授









若法因緣生,是法性實空;
若此法不空,不從因緣有。
譬如鏡中像,非鏡亦非面,
亦非持鏡人,非自非無因。
非有亦非無,亦復非有無,
此語亦不受,如是名中道。







王振興:佛法的心要和真髓緣起 

緣起、或稱因緣,是佛法的根本教義,凡世間一切法的生滅流轉和涅槃還滅,都依循著緣起的理則。有情對世間善法的追求,乃至出世間解脫樂的完成,都建立在緣起上。從這理則出發,撥開無明的迷障,斬斷愛欲的束縛,登上涅槃解脫之道,是佛法不同於世間外道的特色。

佛說 : 「緣起甚深復甚深」。緣起法的定義,是「此有故彼有,此無故彼無」,「此生故彼生,此滅故彼滅」。其實,緣起兩字就在講因果二法,緣起法是此有故彼有,即是「此故彼」,因為具備這樣的條件,才產生那樣的法。一切法的產生都有某先決條件(主因) ,和很多助緣(次因)。既然一切法必須在相依相緣,眾多條件才能產生,表示沒有一個絕對的東西,這就是緣起。所以緣起法首先否定了絕對的存在,既是眾多條件的組合,就沒有單一能存在的一法,更不可能有單一的永恆。因此徹底否定了無因生。

佛法主要在觀察萬法和身心現象而探求其因緣,修行不是離開萬法的一切現象,不是離開我們身心所能感觸的,而到一個沒有人的地方去靜修,而是在萬法人群中去觀察瞭解它的因緣條件。要解脫貪瞋痴煩惱,就必須在生命中煩惱的當下,去看清它的真相。

比如: 我們的六根與六塵接觸產生受,受是怎樣變化的? 我們待人接物處事時,為什麼會起貪瞋痴煩惱?身心是如何產生作用的? 如果不在這樣的因緣中去探討、觀察,不清楚造業受苦而致生死輪迴的根源,每天在那裡求啊、拜啊,又如何能解決自己內在的問題。

在萬法現象的追求當中,我們在追求尋覓的,也不過是緣起如幻的現象,猶如夢幻泡影、電光石火般,即生即滅很快就消失的假象。但是卻把它當作實在而且永恆的,每天都在爭取造作。

學「法」就是學因果的必然理則。而這樣的理則,不管是有佛出世或無佛出世,這世界就是在這樣的必然理則下運作,千古以來我們都活在這樣的必然理則中,這就表示解脫的機會人人平等。

經中說:「以有空義故,一切法得成。若無空義故,一切法未成」。什麼是無自性空? 比如:建了一所房子,如果房子有它的本性自體,就是本來有叫「自性」(自體),那麼它就不會從無而有的。因緣條件組合而生的法,就是沒有自性的,沒有自性名為「空」。正因為沒有自性,所以才能靠因緣的組合而有。如果有自性就不會變,自性之義-就是永恆不變,本來就有,不依因緣而單獨存在的,如果本來就有,怎麼還能生出來? 既然是能生出來的,都是因緣生,不是自性生,不是本來就有。凡所有生即是無自性,是因緣和合故。

佛法說一切法無常,沒有長遠不變的,它只是在一切相對的關係下才能存在。這是佛陀觀察宇宙人生真相所得到的結論。一切法的形成不是偶然的成立,也不是神來主宰創造的,都是有因、有緣的,有因有緣世間集,有因有緣世間滅。

一切都操之在我(自力),絕非搞他力崇拜的宗教。真正佛法是破除迷信,理性而智慧的教導。萬法都是依眾多因緣條件的和合,緣生緣滅的現象,所揭示的就是常不可得,我不可得的事實真相,能使我們從我執、我見的實有感中超越出來而得解脫,這才是佛法的心要和真髓。


    

2014年3月23日 星期日

《大念處經之研究 》- 見侖法師教授











念處之道;《大念處經》講記
性空法師(Ven. Dhammadipa)著

【自序】正念之道

如果《轉法輪經》是傳統中所認為修習覺悟的準則與基礎,《大念處經》則是佛教任何修行方法的基石。無論我們追求什麼法門,如果這個法門是要引導我們對「無我」教義的了解,與進入佛教哲學的核心,我們就必須結合正念的修習,就如《大念處經》中所開示的方法。

依據上座部佛教的傳統,從煩惱中解脫的過程──是由怖畏「我(ego)」對我們控制力,從恐懼與污染心共處而掙脫,進而邁入無有「我」束縛的解脫境界,即是練習正念方法的過程。這個練習的第一個步驟,就是發展與維繫心的一境性。善心專注於一境的情況就是藉著作意習慣專注於所緣,它能使禪修者淨化他的心,如此他能直接地知見事物的真實相,不帶有扭曲的假相──由「我」因貪愛的所緣所產生的概念。這種獨特的專注功能,可以使心實現所有正念的作用,包括一切沒有作意於任何固定所緣的世間現象。當下自然地保持對無常的覺知,藉由作意將心專注於所緣境上,不需要什麼力量,心持續平穩地洞察每一念與每一剎那生滅的所有現象。這種不判斷、回應的單純覺知,為佛教禪修的核心,是所有修習覺悟,以及修習止與觀的方法。

當正念成為心持續的力量時,心就不會在所緣境上漂浮不定;此時,禪修者能夠平衡所有善心《序》5所,這是開啟契入高級的止與觀的修習方法。前者可使心處於最深的定境中,而後者則可使禪修者完全且永遠斷除心中蒙受由「我」所生煩惱的恐懼。如此,藉由不間斷地修習正念所生的力量及引導,正定與正知在善心持續地轉向善境的基礎上開展。這種方法的練習與高級止與觀的練習不同,它並不需要任何特別的條件;例如,身心要遠離不善境。比丘與居士們可以在日常生活的任何情境中練習。如果它變成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,心就會自然趨向於善行,且所有的善行也將與心形影不離。由於不斷練習正念,由感官與認知所經驗的世界素養,將使禪修變成一個自然的活動。這方法將使心淨化。因此,禪坐時,心自然地專精於止與觀,遠離不善的身口意行就會變成一種習慣,而心就更能從無明妄念中解脫。它將使心明顯地趨向於遠離可意境與不可意境的執著。

非禪修者消耗於不善行的能量,可以提昇為對專注於善法的努力。由於進一步練習正念的方法,將珍貴的能量用於讓心保持在平穩安適的狀態中,這種情況,產生了更多的喜悅、輕安與寧靜。正念是禪修者發展止與觀修習的指標,因為正念總是與自我覺知的本能有關。同理,正念的方法是禪修者在修習止與觀進度的測量器。這個過程:剛開始是用力將心繫在所緣上;然後,透過遠離煩惱,喜悅與平等地安住於當下;最後,6《念處之道》心經驗到不間斷地遠離煩惱的一味解脫階段。

以覺知和正念經驗所有事物的洞察力是佛教徒最基本,也是最普遍的修行方法,它是了解八正道不可或缺的方法,也是引導從苦完全解脫,徹底了解四聖諦的唯一捷徑。因此,它是最終引領我們活在每一經驗剎那當下唯一的修行方法。此中,任何修習覺悟的方法,是讓心從我們生命裡所有不必要的痛苦中解脫之墊腳石。唯有如此練習,禪修者才能持續從中學習到更多對生命的無限利益。《經集》(1076)說:

滅沒無有非有量 依此彼言有非有
彼無有此煩惱焰 一切諸法破壞時
一切語路亦破壞

換句話說,假如正念的方法能成為我們在這世間修練的基礎,它就能夠而且必定引導我們到出世間的途徑,超越自我與其煩惱。它是實踐佛教中道禪修的唯一途徑,也是心從一切極端與無明究竟解脫的唯一方法。《轉法輪經》與《大念處經》的主題是相輔相成的,了解前者可以開展我們對後者的了解,反之亦然。我們應該藉由禪修的力量,嘗試了解這兩部重要經典間的相互關係。只有長時間且有規律的練習才是成就的保證。越快開始練習對我們越好。

性空
20039


2014年3月22日 星期六

102年度-佛學院生活





《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》

獸歸林藪  鳥歸虛空
聖歸涅槃  法歸分別










 食存五觀

 計功多少 量彼來處
 忖己德行 全缺應供
 防心離過 貪等為宗
 正事良藥 為療形枯
 為成道業 方受此食



         






《究竟一乘寶性論》- 慈融法師教授







《究竟一乘寶性論》

一切眾生有如來藏品第五

問曰 : 云何得知一切眾生有如來藏?答曰 : 偈言:

一切眾生界,不離諸佛智,以彼淨無垢,性體不二故。

依一切諸佛,平等法性身,知一切眾生,皆有如來藏。




     




徐三立:《究竟一乘寶性論》隨堂筆記

成立「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」這一命題的理由,就是認為一切眾生皆有法界。法界的「法」,本來指的一般事物,此處則重點指一切功德的法,拿最高標準來講是指佛的功德。「界」就是因,在印度人的用法上,「界」字不僅指範圍、界限,而且有「因」(素)的意思。因此,所謂一切眾生皆有法界,因而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,即無異是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。

如來藏(即佛性)說,是大乘佛教的不共法,在如來藏說的開展中,與《阿含經》說的「心清淨,為客塵所染」相結合,而如來藏的原始說,是真我。眾生身心相續中的如來藏我,是「法身遍在」、「涅槃常住」的信仰,通過法法平等,法法涉入的初期大乘經說而引發岀來;在初期大乘的開展中,從多方面露出這一思想的端倪。

釋尊為人類說法,從眾生的蘊界處中,觀一切為緣所生法,無常故苦,苦故無我無我所;依空無我得解脫,顯出了不共世間,超越世間的佛法。從部派到初期大乘佛教,說明上有無邊的方便不同,而依空無我得解脫,還是被公認的。現在說,一切眾生的蘊界處中,有常住、清淨的如來藏我,這是極不平常的教說!印度佛教有著悠久的傳統,沒有忘卻釋尊教法的大乘者,對於如來藏我,起來給以合理的解說︰如來藏是約真如空性說的,或約緣起空說的。這樣,如來藏出纏佛,可以名為「大我」,而眾生位上的如來藏,被解說為「無我如來之藏」了。一切眾生有(與如來藏同義)佛性,被解說為「當有」了。這是印度大乘佛教的如來藏說(不過,眾生的如來藏我,祕密大乘佛教中,發展為「本初佛」,與印度的梵我一如,可說達到了一致的地步)。

《寶性論》所依的經論如下:
1《陀羅尼自在王經》:七金剛句。
2《大集經》的《寶女品》:六十四種佛功德。
3《如來藏經》:如來藏的九喻。
4《如來莊嚴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經》:佛業九喻。
5《大乘莊嚴經論》:佛菩提八義。
6《不增不減經》:如來藏的「無差別」義。
7《勝鬘夫人經》:空如來藏和不空如來藏。

除了以上的經論,《寶性論》的主要依據還包括:《大般涅槃經》,《華嚴經:如來出現品》,《大集經》中的「寶髻品」、「海慧菩薩品」,《無盡意菩薩經》,《大乘阿毗達磨論》等。《法華經》雖沒有直接的引文岀現,可是它的一乘思想也是《寶性論》的如來藏依據,般若系統的經典中,被引用的有《金剛經》和《八千頌般若經》。另外的經典尚有《六根聚經》、《佛華嚴入如來智德不思議境界經》等等。

《大乘阿毗達磨論》和《大乘莊嚴經論》是《寶性論》引用的二部論。值得注意的是此二論皆是屬於瑜伽學派的論典,《寶性論》中的三身、二障「煩惱障、所知障」、有垢真如、無垢真如等觀念,與瑜伽學是可以相通的。然而《寶性論》並沒有引用它們的主要教義,如「阿賴耶識、三自性、八識、三無性、四智」等。《寶性論》是高唱「一性皆成」的論典,當然更不會引用瑜伽學系「五性各別」的種子說了。上舉的經論是《寶性論》思想的來源,其中最重要,且是引用最多的有《如來藏經》、《不增不減經》和《勝鬘經》。